2019考研調劑 
調劑一直是廣大考研學子想弄懂又不想弄懂的一件事。 弄懂了可以以防萬一,到時可以及時處理緊急情況,不想弄懂是內心希望自己不要碰到這種情況,畢竟誰都想“一戰成碩”,直接被理想院校錄取,“調劑“仿佛就意味著與夢想失之交臂。 但是盆友們,不妨換個角度想想。 沒準隻有你事先做好了最差的萬全準備,才能迎來最好的結局。 考研大軍 什麽是“調劑”? 官方回答: 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於招生計劃的限製,有些考生雖然達到分數線,但並不能被安排複試或複試後並不能被錄取,對這些考生,招生單位將負責把其全部材料及時轉至第二誌願單位,這個過程即稱為考研調劑。 換句話說: 總分超過了國家線且各科都過了國家線,但是總分離理想院校的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定距離的同學,可以通過調劑去尋找可以就讀的第二誌願。 我符合調劑條件嗎? 如果你的初試總分以及各科目均超過了國家線(分為AB區),但是離你理想院校的往年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定距離的話,就可以進行調劑。 比如你報考A區院校,但是沒有過A區的國家線,那麽肯定第一誌願是錄取不了的,此時如果你的總分超過了B區的國家線,你就可以往B區的各大院校進行調劑。 其他調劑條件: 第一,通常隻能在同一學科門類中進行相互調劑,一般不允許跨學科調劑。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隻能在專業代碼前兩位數字相同的專業間相互調劑。 第二,隻有招生單位的招生計劃存在缺口才會存在接收調劑的可能。 怎麽調劑? 首先我們明白,“調劑”絕對是一場信息戰速度戰,分數高但是因為調劑不及時而沒有學上的例子比比皆是,為了避免悲劇降臨到自己頭上,請盡早完成相關資料和信息的收集。 今年初試成績公布的時間大約是二月中旬。 而國家線和相關調劑信息則大約是三月份會陸陸續續地出來,請各位考生及時關注。 大致流程是這樣的。 第一步是關注信息。 盡早把握調劑信息,根據自己的初試分數及調劑信息篩選調劑院校、專業。 考研複試、調劑時,各大網站均有關於調劑的信息,考生們往往沒有時間去仔細斟酌,最終可能沒有調劑到理想院校。 第二步是明確方向。 考生們要清楚自己心儀的專業和未來的職業發展。 調劑不能隻為了讀研,也要斟酌自己的理想職業。 對於調劑,不是隻能選擇一個院校,可以選擇多個院校,為了防止萬一調劑失敗,考生最好能夠多投幾個調劑院校。 第三步是登錄調劑係統,投遞表格。 考生選擇好目標院校、專業,便可以下載調劑信息表,填寫調劑信息,根據各院校的條件信息,投遞調劑信息表。 調劑信息是麵向所有考生的,因此相關院校收到調劑信息表時,需要花費時間進行篩選有關自己專業信息的內容,最終確定調劑名額。 調劑名額會在院校研究生院公布,考生應該多關注。 第四步是準備複試。 複試是必須的,當考研成績出來後,就要開始準備。不管調劑與否,都需要複試。 英語是複試必須的,口語和聽力也是可以平時多練習的。而專業課知識,可以在平時複習。 還有其他一些問題。 比如有同學會問我能調劑去211嗎? 隻要分數夠,理論上可以。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查詢相關接受調劑的211院校。 有同學會問我怎麽聯係院校呢? 可以直接致電相關院校研招辦,而老師的郵箱等聯係方式在學校官網或其發表的論文上應該都有。 有同學會問調劑的郵件應該怎麽寫? - 注意禮貌
- 正文內容簡潔,突出重點
- 記得檢查附件
有同學會問調劑係統什麽時候開放? 今年應該是三月底。請隨時關注研招網最新動態。 考研:為夢想努力 調劑本身並不複雜,隻要前期資料收集到位並及時做好相關複試準備,後期就不會有太大困難。 但是問題就在於你是否真的想清楚了要不要接受調劑。 初試成績出來的那一刻麵對調劑選項大致有兩類同學: 一類就是淡定接受現實,放棄自己曾經理想的第一誌願的同學,去忙活調劑的同學; 另外一類就是並不甘心就此接受這個結果並決定二戰的同學。 首先,我們應該要知道,無論是接受調劑或者是放棄調劑進行二戰,這二者本身並沒有孰好孰壞孰對孰錯的區別。 所謂的“值不值得”的判斷,都應該聽從自己的內心,然後結合個人實際狀況,別人的經驗或者例子也許可以借鑒,但是覺得不能照搬照抄。 你也可以征求父母老師或者朋友的意見,但是最終做決定的還是你自己。 你已經是成年人了,承擔做決定後的責任和後果是基本義務,所以別人的建議可以聽聽,但是最重要的是,聽聽你自己的心。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